我院举办“课程思政”专题研讨会
时间:2024-05-20    点击次数:[]

为进一步深化“课程思政”教学改革,提升教育质量,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,近日,学院各教研室分别举办了“课程思政”专题研讨会,探讨如何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之中,以充分发挥课堂在道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。

计算机工程教研室主任郑艺峰老师提出,课程思政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,还能培养他们成为有社会责任感、有道德情操的专业人才。在新工科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,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技术背后的社会价值和伦理意义,促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坚守科技伦理,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和谐并行不悖。工科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切入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:通过工程伦理案例的讲解,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应用的道德边界;结合工程实践,培养学生对于环境保护、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;在课程中穿插国家发展战略、民族工业发展等宏观议题,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。

软件工程教研室主任许晴媛老师强调,软件工程作为一门前沿学科,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,更需要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。大家一致认为,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思政内容灌输,而是要将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教学有机结合,通过案例分析、项目实践等方式,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。同时,教师们还分享了各自在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,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。

网络工程专业由教研室主任农强老师主持,他首先对“课程思政”的概念进行了深入阐释,明确了网络工程专业在“课程思政”建设中的目标与要求,并强调课程思政的实施应以学生为中心,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,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统一。与会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,分享了如何挖掘和运用课程中的思政元素,以及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。魏葆雅老师在网络设计与集成授课中,强调中国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领域取得的成就,如华为、中兴等公司的技术突破,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。

大数据技术教研室主任毛煜老师,强调了课程思政在当今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意义。教研室老师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、挑战与机遇,以及如何在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。通过分析具体的实践案例,分享了自己在课程思政实施中的具体经验和做法,并共同探讨了课程思政的未来发展方向。

此次专题研讨会的召开,不仅为教研室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,也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思政教育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。后续学院将继续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“课程思政”系列教学设计和说课等研讨,加强思政优秀案例的收集与整理工作。相信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,学院的教学工作将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。

(文:王月卿、郑艺峰、时文、农强、毛煜 图:许晴媛、毛煜)

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