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8日下午,华侨大学刘景华副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做线下专题报告。本次报告由学院毛煜老师主持。
刘老师报告题目为“开放环境下面向新兴标记数据分类建模的一点思考”,刘老师指出开放的环境是复杂的、动态的和充满未知的,在开放环境下,数据往往以流数据形式不断积累,并可能出现前所未见的新兴标记,导致传统基于静态数据的模型训练方式不再适用。针对这一问题,刘老师结合人类多粒度认知机理,对开放环境中新兴标记数据的分类建模进行了探索。
报告结束之际,刘老师同与会师生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互动和交流。

报告人简介:刘景华,女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入选福建省高层次人才,厦门市高层次人才,泉州市高层次人才。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知识工程与分布智能专委会委员,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业委员会委员,CCF YOCSEF厦门分会委员。近年来,一直专注于机器学习、数据挖掘、以及粒计算理论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,主持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,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,中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资助计划项目1项,已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和会议上(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、ACM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Discovery from Data、Pattern Recognition和《电子学报》等)发表论文50余篇,其中SCI收录40余篇,2篇进入ESI高被引,谷歌学术总引用1700余次。博士毕业论文获福建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,论文“基于邻域粗糙集的在线多标记流特征选择算法”获得第十四届福建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。
(图文:李小红)
【关闭】